
初訪巴黎,一切人生地不熟,所幸能遇到一位在法國唸書的臺灣小姐姐(他鄉遇故知啊😭)
帶著我到處逛從蒙馬特到羅浮宮,一路上不僅分享了許多小撇步讓我省荷包,
更解答了猶如鄉巴佬般狂問問題的我,一連串的驚嘆與疑問😂
第一站:愛牆

巴黎愛牆坐落於巴黎市北蒙馬特高地半山腰上的一個小公園裡。蒙馬特高地是巴黎文人聚居的地方,這裡有著名的聖心聖殿、紅磨坊。愛牆面積約為40平方米,由612塊深藍色的長方形石磚組成,牆上寫滿了「我愛你」,據說包括311種字體和250種語言。牆壁左側可以找到三個豎排的中文「愛」字。在牆的上方有一幅畫,畫中是一位身穿深藍色吊帶裙的女孩,斜倚在一張小桌旁,畫旁邊有一行小字:「保持理智,勿要強求(soyons raisonnable, exigeons l’impossible)」 蒙馬特愛牆的發起者弗雷德里克·巴隆(Frédéric Baron)是法國一位音樂家,以寫愛情歌曲見長。1992年起巴隆開始收集和記錄下了1000多條用300多種語言寫就的「我愛你」的手寫體,並於2001年2月14日情人節建立蒙馬特愛牆。 -轉自維基百科
牆上滿滿的情感,透過不同文化民族的語言文字,具現化在巴黎蒙馬特的這座牆上。大約三層樓高的牆面,述說著滿版的情意和濃濃的情誼,當我走向前時,被震撼的心不僅源自於這座牆的高度,更是被那跨越語言和文字的人類本能——「愛」,給折服了。愛是那麼的偌大、也那麼的無邊無際地,將全世界的人們給串連在一起,平等且自由地,表達內心的這份重要的喜悅。
第二站:聖心堂

聖心聖殿(法語:Basilique du Sacré-Cœur),簡稱聖心堂(Sacré-Cœur),是位於法國巴黎的天主教宗座聖殿,以耶穌聖心為主保而得名。坐落於巴黎北部的蒙馬特高地上,由保羅·阿巴迪設計,為兼具羅馬及拜占庭風格折衷主義建築。 -轉自維基百科
在來之前,便已聽聞許多這裡會發生的騙術,
像是要錢簽名支持後,跟你要錢
突然衝過來給你綁上拔不掉的手環後,跟你要錢
所以,我一路上除了緊抓著包包,雙手更是深深地插入口袋裡,不敢與陌生人有任何交集。
很幸運地,一路上都非常平安😊
可愛的透明纜車😍

參觀完愛牆後,從一旁的纜車站可直達蒙馬特高地,上面就是聖心堂的所在地,非常近的距離唷!

當天的天氣有些飄雨,所以天空的雲層不少,但依然不減從高處俯瞰巴黎市區的壯闊呢!
聖心堂的內部

靜謐的氛圍充滿在偌大的教堂空間,每個人都能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安靜的一隅。
肅穆地站立、敬虔地跪拜,人們自由地在教堂內用自己的方式和至高的聲音對話。
或許是帶著重擔前來,也或許僅是像我一樣的觀光客,
都無不被祂的神聖和莊嚴渲染,誠摯地獻上心中最大的敬意。

或許是首次參觀歐洲的教堂建築,我當時深深地被建築設計的宏偉和裡面莊重的氣氛所懾服,只想用盡每一寸感官來浸泡在其中,完全無心在「想要拍個好照片」這件事上。這兩張照片應該就是我唯二在裡面所記錄的影像了。
第三站:小丘廣場/畫家村/帖特畫家廣場(Place du Tertre)

再沿著道路,往住宅區的建築物群方向前進,便可以進入小丘廣場的所在地。
雖然這裡許多畫家的作品令我醉心,但最吸引我目光的還是這個啦~

吃貨的本能在呼喚著我,在步行於蒙馬特區和聖心堂的洗禮後,生命最原始的驅動力正蠢蠢欲動著……
「來到巴黎當然要嚐嚐馬卡龍啊!」
這句話 從呢喃低語,進化到如雷貫耳般的振聾發聵

滿足了甜點的胃後,就可以開心且充滿活力地,前往本次最期待的一個景點:羅浮宮~
(下集待續…)
下一篇,就要來帶大家去參觀巴黎最有名的博物館,羅浮宮(Musée du Louvre)😊
Reblogged this on 網站標題 and commented:
巴黎推薦行程
讚Liked by 3 people